顧家龍先生十年如一日的熱愛做好事,非常具有正能量人物。在北流上里大家對他比較熟悉的是中秋節前給老人發錢發月餅,每到重陽節就組織他們顧氏的大老板一起捐錢籌款在龍灣殺豬給六靖石窩平政等附近的父老鄉親發豬肉,只要一人到場,全家有份,按人口領取,每人一斤,人多的時候往往得殺上一百多頭大肥豬,這樣的老板是不是好爽的呢,最近又傳出他給70歲老人每人發兩百塊錢。
【我(們)與統戰•人物風采錄】樂為家鄉和社會輸送正能量 ——記北流市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顧家龍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 【人物簡介】顧家龍,男,廣西北流市六靖鎮人,現為廣西榮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北流市扶貧基金會理事長、北流市見義勇為慈善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南寧市北流商會名譽會長、北流市工商聯副主席、北流市第十屆政協常委。 顧家龍熱愛家鄉,厚饋家鄉,回報社會。因成績突出,2014年榮登胡潤慈善榜82位,2015年被評為“第六屆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其發起成立的北流市扶貧基金會,“鄉賢文化+精準扶貧”模式在全國推廣,榮獲廣西區黨委政府“2016-2017年度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其旗下的廣西榮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獲得“廣西統一戰線脫貧攻堅先進單位”。
艱難困苦 玉汝于成 上世紀60年代,顧家龍出生于北流市六靖鎮一個貧苦家庭,家里兄弟姐妹5人,生活難以為繼。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作為家中老大,顧家龍在1982年念完高中后進入社會,為父母分擔重擔。他一無知識,二無手藝,只好跟著親戚做屠宰生豬、修理電器及泥水活等工作。1984年開始,他將打拼的主戰場定在了南寧市。在干活的過程當中,他敏銳地意識到建筑業在未來大有前途。于是,他從一名泥水匠開始做起,到進入建筑學院進修掌握建筑技術、組隊闖蕩基建市場,用了10年時間打磨,于幾番沉浮之后,蛻變成為建筑業的行家。1994年,他承包了一項造價2000多萬元的水泥廠土建及安裝工程。因1995年國家宏觀調控,銀根緊縮,工程陷入困境,在親戚朋友、商業伙伴的支持下,歷經3年,終于度過了危機,掘到了自主創業的第一桶金。進入21世紀,顧家龍抓住中國入世、中國東盟博覽會和泛北部灣經濟區建立帶來的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加快了產業拓展和升級步伐。2007年起,他與合作伙伴先后注冊成立了榮顧、富達、潤峰、皆賚、凱天、采建等多家實業公司,并成立了廣西榮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旗下產業已發展到房地產開發、建材生產與經營、路橋建設、室內外裝修、花木古玩、市場開發、旅業等多個領域,形成了多元化經營的格局,市值超過20億元,每年貢獻財稅超6000萬元。2019年4月,顧家龍被評為北流市“十佳民營企業家”。
慈善為懷 扶貧濟困 事業有成的顧家龍經;叵雱摌I歷程,他常常對員工說自己趕上了好時代,事業的成功得益于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得益于社會的厚愛和父老鄉親的支持。他把感恩回報當做人生準則,并融進了企業文化。十幾年來,他身體力行,踐行公益,躬身慈善。 2011年,北流市白馬鎮5名農民跳河搶救一落水兒童,一名青年農民犧牲。顧家龍獲悉后,為見義勇為犧牲者困難家庭捐出1萬元,并動員北流籍的其他商家捐款20多萬元。這件事情之后,顧家龍開始有了抱團慈善的想法。2013年1月,他和其他愛心商家發起成立北流見義勇為慈善基金會,帶頭義捐500萬元,在他帶動下,該會在揭牌日即募集了4000多萬元愛心款。此后,他一直關心支持該會慈善事業,為基金會每年續捐60萬元。 顧家龍沉靜謙虛,低調內斂,對自己行善之事很少提及,也很少接受采訪。當有記者問他如何看待自己的義舉,他淡淡地說:“社會就像父母,生我養我,給我提供了創業平臺,我有了成績,回報反哺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沒什么特別的!鳖櫦引堄X得,錢對他而言不僅僅代表著財富,更意味著一份擔當和義務。農民出身的那份質樸和實在對于他是與生俱來,他坦言:“要我裸捐我還做不到,但在我有能力的時候,多為家鄉和社會輸送自己的正能量,對我來說不是舍而是得,這才是我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以來,他為扶貧濟困、修橋鋪路、捐資助學、敬老孝親等公益慈善事業累計捐出4000多萬元。早在2014年顧家龍就以慈善捐資1810萬元榮登胡潤慈善榜82位;2015年被評為“第六屆全國孝親敬老之星”。2016年開始,顧家龍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回報社會的方向轉為扶貧濟困,積極為北流市的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勇挑重擔 聚力扶貧 2016年,北流市還有5.67萬貧困人口、59個貧困村尚未脫貧,扶貧脫貧形勢嚴峻。北流市委、市政府動員顧家龍等北流在邕企業家為家鄉精準扶貧多做貢獻。顧家龍再一次表現出對家鄉的無限熱愛,二話不說,主動挑起重擔,牽頭發起成立北流市扶貧基金。為募集更多的扶貧資金,他第一時間出資350萬元作為注冊基金,還多方發動親戚朋友、合作伙伴支持扶貧,帶動旗下集團同仁共捐款416萬元。他不但深入村鎮發動,還遠赴兩廣、港澳,自費多方奔走。如2016年11月,他到香港、澳門考察,向同行談到家鄉尚未脫貧的鄉親狀況,感動了塘岸籍兩位愛心企業家,他們當場捐款20萬元。 精誠所至,愛心匯聚,經他發動的商業伙伴捐款達600余萬元。目前,該會共募集了扶貧款3778萬元,撥出1182萬多元開展了28項扶貧活動,覆蓋59個貧困村,受益人口達1.5萬人。同時,該會還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組織會員企業深入開展“千企扶千村”活動,帶動貧困村發展富硒米、百香果、潮菜產業,助力市委市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具體的扶貧工作中,顧家龍了解到還有一部分貧困戶和困難戶無固定收入來源,缺少致富門路,為此,他結合自己辦企業的實際,推出了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進行產業幫扶。在北流市新榮鎮扶中村建立了3000多畝的北流市富硒水稻核心示范區。該區以廣西榮顧集團為龍頭,以旗下的北流偉民米業有限公司等為主體,按照“一業為主,多元發展”原則,緊緊圍繞打造富硒、有機高端產品的主線,重點建設了3050畝的富硒水稻示范區,開發了萬年龍富硒大米等十幾種高端產品。為了擴大銷路,他在旗下的憑祥東盟水果城專門免費提供場地,自費組織家鄉100多家電商到該地開展宣傳。同時,他還親自對商業伙伴一對一宣傳“扶貧米”,得到積極支持。銷路打開了,帶動了塘岸、民樂等鎮發展富硒產業,直接受益農戶2萬多戶,每畝平均可增收2200元,700多戶貧困戶參與,已獲分紅320多萬元。該示范區已成為北流市富硒水稻產業發展的龍頭,獲得自治區“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四星級示范區”榮譽稱號。 顧家龍在扶貧工作中感悟到,脫貧也要講究可持續性,其關鍵在于增加貧困戶的“造血功能”。因此,他采取三大舉措為家鄉的持續發展盡一份力。一是大力支持貧困村的勞務輸出,在榮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口招募、吸納家鄉貧困村的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村民作為工人,并舉辦專門的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以通過勞動致富。如2017年以來,在集團工作的北流籍工人達600人,其中20%來自貧困村,年人均工資3.6-5萬元。二是率領榮顧集團實施金融扶貧,吸納2000多戶貧困戶小額信貸委托經營貸款4000萬元,每年10%分紅率,截止2018年6月,已支付分紅金額1000萬元。三是支持家鄉教育事業,扶貧扶智。他了解到城西陶瓷城一帶作為工業老區教育設施基礎薄弱,學生入學困難,決定出資2000萬元在當地捐建家龍小學,建設用地面積約23畝,規劃校舍總建筑面積約9000平方米,將容納2000名小學生就讀,目前,各項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學生已入學就讀。 |